日韩无码一区二区大全,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五月婷深爱激情网,亚洲欧洲日韩一区视频

城鄉有機廢棄物綜合治理全產業鏈服務商
股權代碼:800914

400-805-3612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最新!全國畜牧總站印發《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十大主推技術》

2024-09-10

圖片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揮全國畜牧總站技術支撐優勢,提升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畜禽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水平,加快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推動畜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按照部畜牧獸醫局部署,全國畜牧總站在2021年11月啟動了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實用技術及典型案例征集推介工作,經過組織推薦、評審遴選、總結提煉等環節,最終形成了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十大主推技術,即:漚肥技術、反應器堆肥技術、條垛(覆膜)堆肥技術、深槽異位發酵床技術、臭氣減控技術、發酵墊料技術、基質化栽培技術、動物蛋白轉化技術、貯存發酵技術、厭氧發酵技術。

這些技術較好地回應了當前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糞污處理的三個關注點。一是經濟實用。遴選出的技術針對性強、工藝簡單高效,應用范圍更廣、運行效益更經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以及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二是綠色生態。技術模式和典型案例全面展現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實現畜禽糞肥就地就近安全還田利用,最大限度降低環境污染和健康風險。三是基層認可。遴選出的技術模式可復制可推廣,在實踐生產應用中適用性好、成熟度高、得到養殖場(戶)普遍認可,典型案例具有示范和帶動作用,在適宜地區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十大主推技術的發布將加快實用技術供給,發揮典型引路作用,實現技術落地應用,推動畜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十大主推技術


一、漚肥技術

漚肥技術也稱為堆漚技術,是指將畜禽糞污、秸稈等有機廢棄物混合后集中堆放,在自然條件下通過生物降解作用將混合物料轉化為相對穩定且富含腐殖質的物質。原料混合物料含水率宜為45%-65%,堆成條垛式,表面鋪設一層秸稈、腐熟料或塑料膜等遮蓋物,堆漚時間一般不少于90天。常見堆漚設施為半開放式堆漚池,一般設置在養殖場內,具有防雨、防滲等功能。該技術模式操作簡單、建設和運行成本較低,但發酵周期較長,需采取臭氣和蚊蠅控制措施。


典型案例1:黑龍江省肇東市黎明鄉托公村。該案例將畜禽糞污與秸稈按照碳氮比20-35:1進行混合,含水率調節至60%-75%,加入微生物發酵劑,在坑塘進行堆漚發酵。發酵過程中溫度可升高到50-70℃,在發酵60-80天時翻拋一次,隨后繼續發酵40天左右,總計發酵100-120天;發酵到80天左右時,往往出現散失大量水分的現象,可向堆體中添加養殖污水,確保發酵物料含水率大于50%;發酵完成后,進行采樣檢測,當符合還田要求,即可拋灑還田。


典型案例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連木沁鎮艾斯力漢墩村。該案例在牛舍外利用圈舍墻體建設長40米、寬5米、高1.5米的堆糞池,建設投資5萬元。牛舍糞污收集每周清理圈舍1次,用鏟車轉運至堆糞池,糞堆高度略高于池高,頂部覆蓋塑料膜,覆膜漚肥;堆肥4個月腐熟后,有機肥全部用于自家40畝葡萄地,每年節約化肥成本2-3萬元,增加了葡萄種植基地的土壤肥力,提高了葡萄的品質。

二、反應器堆肥技術

反應器堆肥技術是指將畜禽糞污、秸稈等有機廢棄物混合后,置于密閉容器中進行好氧發酵處理,實現快速無害化和肥料化。常見的反應器堆肥裝置有箱式反應器、立式筒倉反應器和臥式滾筒反應器等。原料經除雜、粉碎、混合等預處理后,調節含水率至45%-65%,隨后置入反應器內進行高溫堆肥,反應器堆肥發酵溫度達到55℃以上的時間應不少于5天,然后對發酵物料進行二次腐熟后,可還田利用。該技術模式自動化水平較高,便于控制臭氣污染,糞污處理效率較高,但相比于簡易堆漚模式投資成本稍大。


典型案例3:青海省自治區海東市平安區三合鎮索爾干村。該案例將秸稈、尾菜等廢棄物粉碎后,與畜禽糞污混合均勻;將混勻后的物料送至發酵罐中,溫度升高至80℃以上2-4小時,殺滅病原菌;根據物料情況和配方要求酌情加入一些輔料調節物料濕度和碳氮比;在降溫至65℃以下后,加入發酵菌后發酵6-18小時;溫度降至常溫時,加入功能性有益菌培養2小時左右,形成功能性有機肥。其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加工時間短,批次運行全過程只需10-24小時;腐熟周期短,后腐熟時間7天左右;場地要求低,不需建設大型堆肥場,生產過程中無惡臭,無蠅蟲滋生。


典型案例4:湖北省鐘祥市官莊湖農場林湖社區。該案例引進“一體化智能好氧發酵艙設備”對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蘑菇菌糠等農業廢棄物進行發酵處理,同時配置有“畜禽糞污連續熟化裝置系統”和“畜禽糞便好氧發酵凈化系統”,該發酵艙系統集成化、結構模塊化、全過程智能化控制,集輸送、混料、發酵、供氧、勻翻、監測、控制、冷凝凈化和廢氣自動凈化達標排放等功能于一體,整個過程在全密閉環境內進行,運行自動化,無需人工倒運物料,達到三無排放,循環利用。整個工藝流程分為前處理、高溫發酵和陳化三個過程。將混合好的原料送入發酵艙,每2小時從發酵堆底部進行強制通風曝氣1次,2天左右翻堆1次,控制發酵溫度在50-65℃,發酵周期為12天,發酵好的半成品出料后,送至陳化車間進行二次發酵處理,二次發酵周期為30天以上,糞污處理效率較高,有利于控制臭氣污染。

三、條垛(覆膜)堆肥技術

條垛式堆肥技術是指將物料堆制成長條形堆垛,通過專用翻堆機或翻斗車進行機械供氧的好氧發酵過程,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堆肥工藝。條垛式堆肥過程中,可以在堆體表面覆蓋一層專用分子膜,使其形成一個密閉環境,減少污染氣體排放,并在堆體底部通過曝氣管道供給氧氣,促進物料快速腐熟,這種堆肥工藝也稱為覆膜堆肥。條垛式堆肥翻堆頻率大約為每周3-5次,整個發酵過程需要30-60天。該技術模式工藝簡單、操作簡便、投資較少,但占地面積大,發酵時間長,臭氣不易控制,產品質量不穩定。


典型案例5:寧夏自治區西吉縣興隆鎮川口村。該案例采用“村企合作”的方式,將肉牛糞污通過條垛式堆肥發酵產生初級有機肥,再將初級有機肥統一運送到有機肥加工中心生產有機肥料。具體為將80%的糞污和20%的粉碎秸稈混合均勻,按照8m3物料接種1公斤EM菌劑,隨后進行條垛式堆肥處理。垛寬1.5-2.5米,垛高1-1.5米,2-3天翻拋一次,當溫度超過70℃時增加翻堆次數,高溫發酵15天后,再進行二次發酵30天,堆體溫度接近環境溫度時,完成發酵過程形成初級有機肥。


典型案例6:大連市莊河市吳爐鎮。該案例采用條垛式堆肥+高分子膜覆蓋的形式對畜禽糞污進行處理。采用的高分子膜材料具有特制微孔、次微孔,可限制氨氣等有害氣體通過,氮元素保存率可達到70%,并允許水、二氧化碳等小分子通過,保持堆體含水率,實現堆肥的穩定發酵;采用農業秸稈等干物料調節堆體碳氮比和含水率,條垛堆肥基本參數為含水率55%-65%、碳氮比25-30:1、氣體供應量0.05-0.2m3/(分鐘·m3),條垛堆體建設規格為長35米、寬8米,水泥防滲地面,鋪設送風管路和廢液回收管路,設備包括供風系統、溫控系統、熱感應系統、壓力系統以及高分子膜。

四、深槽異位發酵床技術

深槽異位發酵床技術是指在畜禽養殖舍外采用深槽發酵處理糞漿的一種方式,首先向發酵槽內一次性投放大量的干墊料,然后將每天收集到的糞漿(含固率≥5%)均勻噴淋到墊料上,再經機械翻耙和輔助曝氣,實現高溫好氧發酵、蒸發水分、保留養分,實現無害化處理。目前主要應用在缺少耕地配套的山區生豬養殖場和部分刮糞模式籠養蛋雞、肉雞場。深槽異位發酵床主要包括發酵槽、糞污池、翻耙機和曝氣輔助系統,發酵槽內墊料高度應不低于1.8米,墊料容積大于日處理糞漿量的60倍,翻耙機宜采用小功率多層翻拋設備,菌種采用能快速分解糞漿中殘留淀粉的高效降解菌株。墊料與糞漿混合均勻后含水率應控制在50%-60%,每天可適量噴加糞漿1次、翻耙物料1次,夏季可適當增加翻耙次數,冬季可適當減少翻耙次數。該技術模式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相對較少、運行成本較低和快速控制臭氣的優點,能實現糞漿發酵全部轉化為有機肥原料。


典型案例7: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碑廓鎮。該案例存欄生豬1000頭,堆糞棚改建為深槽異位發酵床,按照每頭豬0.33-0.50m2要求配套建設2m深槽異位發酵床。深槽異位發酵床由集污池、泥漿泵、攪拌系統、多層翻耙機和2m深槽發酵槽組成,發酵墊料因地制宜、就近取材,采用鋸末、稻殼、農作物秸稈等,按照碳氮比為40-60:1、容重≤0.5、pH為6-8的要求混合制備而成,接種量按照發酵墊料量的0.5-1‰添加,發酵墊料厚度≥1.8m,翻耙混合均勻后即可每天噴灑適量糞漿,每天噴灑糞漿量控制在15kg/m3以內,確保不過量,墊料含水量持續穩定在45%-55%之間,糞漿由每天人工收集的干糞和少量尿水混合而成,經過攪拌裝置在集污池中混合均勻后輸送噴灑到異位發酵床的表面進行發酵處理,根據深槽異位發酵床運行情況,定期補充或更換墊料和菌種,3年來運行正常,基本解決了豬場糞便和尿液的處理利用的難題。


典型案例8:安徽省涇縣蔡村鎮。該案例按照“機械投喂、機械清糞、自動環控和實時監控”建設籠養肉雞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中小養殖戶12家,出欄100萬羽籠養肉雞;糞污處理配套有深槽異位發酵床2座,其中發酵床面積1600m2、處理容積約2800m3、配套有2臺翻耙機,采用集中收集肉雞養殖場糞漿,年收集約5000噸,通過4-5批次運行,生產腐熟有機肥1450余噸,有效解決了雞糞處理的難題。

五、臭氣減控技術

臭氣減控技術是指主要減少畜禽養殖產生的NH3、HzS、VOC等臭氣成分,其中最臭的氣體成分是各種揮發性脂肪酸。養殖過程中多個環節都有臭氣產生,減少和控制臭氣主要要從動物飼料、圈舍環境、清糞方式和糞污收集處理等方面綜合治理,通過快速清理糞污、全量密封存貯、減少臭氣外溢;添加發酵飼料(中草藥)、減少動物腸道臭氣產生;噴灑抑臭微生物菌劑、降低舍內環境臭氣濃度;固體糞污快速進入好氧堆肥狀態,形成腐熟堆肥,抑制臭氣產生;液體糞污經過深度厭氧發酵過程,形成腐熟糞水,減少臭氣排放。


典型案例9:上海市松江區。該案例生豬養殖家庭農場76家,每個家庭農場設計1棟豬舍,存欄生豬500-600頭,周邊配套水稻種植面積100-200畝,養殖場通過優化飼料配方,每天添加3%-5%的發酵飼料或者發酵中草藥,控制生豬消化道臭氣物質產生;豬舍內建立快速清糞系統,確保新鮮糞便每天快速進入密閉存貯系統;采用密封管道收集輸送液體糞污,減少臭氣外溢;豬舍末端風機口安裝除臭設施,包括外部箱體、過濾材料、噴淋系統、主電控箱,除臭設施安裝在豬舍排風口的外側,通過更換大功率負壓風機,并與密閉風道連接,經過水洗氧化除臭和微生物降解除臭(生物膜),實現豬舍尾氣高效除臭,場界臭氣濃度降到20無量綱以下(DB31/1098-2018),減少了臭氣排放。


典型案例10:安徽省亳州市蒙城樂土鎮。該案例是公司+農戶的形式,每個養殖戶配套建設高標準鴨棚1-3個,每個鴨棚養殖面積1440m2、存欄1.2萬羽,全年養殖6-7個批次,帶動皖北地區1000多個中小型養殖戶發展肉鴨產業。其采用雨污分離、優化飲水系統、提升養殖棚舍高度等,建立網下墊料收集新鮮糞便快速處理技術,降低新鮮鴨糞厭氧發酵產生臭氣濃度;采用發酵飼料(中草藥)調節肉鴨腸道微生物,減少糞臭素等惡臭物質的產生;采用噴淋系統定期噴灑抑臭微生物菌劑,在養殖層面構建健康微生態環境,控制動物體臭。鴨棚周邊臭氣濃度降到20無量綱以下(DB31/1098-2018),肉鴨養殖環境臭氣減控效果顯著。

六、發酵墊料技術

發酵墊料技術是指將鋸末、稻殼和秸稈等墊料經發酵后鋪設到圈舍內的養殖層面或者養殖層面以下(漏糞板、漏糞網格)的一種養殖模式,在奶牛、肉牛、肉羊和肉雞等中小規模養殖場均有使用。養殖過程中動物每天產生的糞便和尿液均落入預先鋪設好的發酵墊料上,通過內源微生物或外源功能微生物作用進行中低溫好氧發酵,實現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和穩定化利用。發酵墊料含水量一般控制在40%-50%,墊料厚度以畜種、養殖模式以及每天產生糞尿量確定,每立方墊料應添加(接種)功能微生物菌種0.3-1kg,配置墊料應先預發酵,發酵溫度需經過60℃的高溫區,預發酵周期控制在5-7天。發酵墊料上床后要根據不同模式采用覆蓋或翻耙等方式調節水分,并通過增減墊料厚度調控發酵進程,發酵墊料厚度應根據季節變化及時調整。發酵墊料使用一個周期后,根據氮磷鉀養分富集情況和墊料腐解狀況,確定是否更換墊料,更換的墊料可用于有機肥生產或作為農家肥直接還田使用。


典型案例11:廣西自治區都安縣東廟鄉安寧村。該案例采用“微生物+發酵墊料”模式,牛棚屋頂采用隔氣隔熱材料,中間間隔布置透光板,沿四周磚砌發酵床,高出地面60cm左右,防止雨水滲入,嚴格實施雨污分離。同時使用發酵墊料場床一體化養殖肉牛,墊料因地制宜選擇谷殼、木糠、鋸末等廉價材料,首先在發酵床底部鋪設一層谷殼或秸稈保障透氣,再鋪一層木屑增加吸水性,每層控制在10-20cm。將鋸末、谷殼物料均勻鋪設,并控制含水量。當墊料下沉5-10cm時,應及時補充新的墊料。使用一個周期后,根據氮磷鉀養分富集狀況和發酵墊料腐熟情況,更換新的墊料,更換下來的墊料直接作為農家肥還田使用或者生產有機肥,采用發酵墊料養殖模式,場內無排污口,無臭氣產生,能夠滿足環保要求。


典型案例12: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該案例建設圈舍圍欄長31420m、高度1.5m,底座采用磚混結構,高度出地面20-30cm;在圍欄中均勻鋪設預發酵的秸稈、稻殼等,散養蛋雞圈養在圍欄中,每天產生的糞便和墊料混合,經中低溫發酵后無臭氣產生,農戶根據墊料層表面雞糞積累情況,及時增加新鮮墊料,3-6個月自行更換新的墊料一次,清理出的畜禽糞便和墊料由村保潔員上門袋裝收集,并就近運送到指定的畜禽糞污處理中心,進行簡易堆肥發酵,實現無害化處理肥料化利用。發酵墊料養殖模式,按照1m3發酵墊料配套100只蛋雞進行設計,糞污中低溫發酵和收集后高溫堆肥發酵腐熟,作為農家肥使用或商品有機肥的生產原料。發酵墊料養殖模式應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將處理好的糞肥根據種植要求進行菜地、果樹還田利用(秋施或冬施),可減施化肥5%-10%。

七、基質化栽培技術

基質化栽培技術是利用畜禽糞便為原料,輔以菌渣及農作物秸稈,進行堆肥發酵,生產用于菌菇種植的基質、果蔬栽培基質、水稻育秧基質,具有較好經濟效益。主要是畜禽糞便和粉碎秸稈按一定比例混拌后,經過10余天高溫發酵,15天左右二次發酵,通常保持碳氮比為20-35:1,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經過多次發酵轉化為腐熟栽培基質。若作為水稻或者蔬菜育苗基質,腐熟糞便堆肥與營養土、壯苗劑按一定比例混拌均勻即可;如果作為食用菌栽培基質,需要進一步經過巴氏滅菌、降溫、接種培養后,按照食用菌栽培基質質量安全要求(NY/T1935-2010)進行包裝備用。使用時適宜溫度是25-28℃,期間需要注意通風換氣、控制溫度和水分,促進菌絲生長,可以在溫室大棚中進行培養生產食用菌。


典型案例13: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該案例中養豬場采用原生態、低成本糞污處理模式,以盆景藝術展示園、果疏產業園為依托,發展苗木基質栽培技術,促進當地苗木產業發展,帶頭塑造農旅黨建品牌示范村。養豬場占地5畝,豬舍面積900平方米,存欄265頭,年出欄450頭,年產生糞污約360噸。豬舍采用干糞形式,糞便在專用的封閉式集糞棚經過堆肥發酵后形成初級有機肥用于制作苗木栽培基質,養分損失小,肥料價值高;豬尿、沖欄水及少量污水進入沼氣池經厭氧發酵,形成沼液用于灌溉,沼氣用于場區生活。


典型案例14:湖南省冷水江市中連鄉。該案例主要將養殖場糞污生物處理后用于蔬菜大棚栽培基質,其建設沉淀池、干糞棚等糞污處理設施,擁有蔬菜種植基地200余畝,配套蔬菜大棚82個;場內實現雨污分離,建設干糞棚、沼氣池、沉淀池等設施;養殖場產生的糞污干濕分離集中收集,固體糞污進行堆漚發酵,加工成大棚蔬菜種植基質,用于高營養價值蔬菜種植。養殖糞水經厭氧發酵后,產生的沼氣用于日常生活,沼渣生產專用有機肥,沼液進入沼液凈化處理設施進一步處理,處理后的沼液由水肥輸送管道運送至蔬菜基地。

八、動物蛋白轉化技術

動物蛋白轉化技術是指通過蚯蚓、黑水虻等腐食性動物對畜禽糞便進行生物處理,增殖轉化的蚯蚓、黑水虻等可用作畜禽飼料中的動物蛋白原料,殘余物質(蟲沙)作為有機肥料進行還田利用。蚯蚓適宜生長溫度為18-25℃,培養基料適宜含水量為30%-50%、pH值為6.5-7.5,碳氮比為35-42:1,養殖密度每平方米控制在10000-30000條幼蚓為宜,通過親本選擇、雜交、初篩、馴化、復篩、基質制備和增值培養等步驟完成。黑水虻適宜在28-32℃環境下生長,種蟲繁殖需要好的光照條件,但處理豬糞的場所不需要光照。黑水虻養殖模式可分為人工操作和機械化操作,全程轉化時間一般在35天左右,食物轉化率15-20%,商品幼蟲粗蛋白含量42%(干基),營養價值高,對糞便中氮的消化能力可達到25%,具有處理成本低、資源化效率高、無二次污染等特點,實現了生態養殖。


典型案例15:青島市萊西市姜山鎮洽疃村。該案例為自繁自養小型豬場,存欄260頭、出欄400頭左右,配套南瓜種植面積270畝、蚯蚓養殖大棚1畝(2個)。蚯蚓養殖條垛寬1米,添料厚度10-20cm,每月添料2次以上;每隔10天左右除蚓糞、倒翻蚓床1次,根據生產情況定期收獲蚯蚓;蚯蚓用于散養蛋雞飼料,蚓肥用作種植綠皮南瓜的有機肥料;墊料和秸稈等通過好氧堆肥發酵,每年可生產有機肥40-50噸,通過有機肥和蚓肥還田利用,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減少農田肥料投入6-8萬元,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典型案例16:云南省楚雄州祿豐市。該案例從事生豬、土雞養殖,占地80畝,日產新鮮豬糞約2噸,污水5-8m3。其配套建設種蟲養殖房,將收集到的黑水虻蟲卵孵化為幼蟲;新鮮豬糞預處理調節含水量后投入轉化池,同步添加黑水虻幼蟲,經12-15天培養轉化后進行蟲糞分離,部分幼蟲作為留種繼續培養。豬場每天產生的新鮮糞便全部用于黑水虻養殖,成蟲作為蛋雞飼料,殘留物質(蟲沙)作為生產有機肥原料,配套飼養7000羽土蛋雞,年收益105萬元,產有機肥182.5噸,年銷售收入10.9萬元(按600元/噸計)。

九、貯存發酵技術

貯存發酵是將畜禽養殖場產生的畜禽糞、尿、外漏飲水、沖洗水及少量散落飼料等的混合物集中收集(液態糞污)或將糞污固液分離后的液體,在敞口、封閉或半封閉貯存條件下伴隨好氧、兼氧或厭氧發酵的過程,以達到糞污穩定化、無害化效果,并減少有害氣體排放。常見的貯存發酵設施有舍內深坑、氧化塘、密閉罐或覆膜塘(如黑膜厭氧塘)等。糞污在氧化塘和/或深坑中貯存發酵的時間總和不少于6個月,在封閉貯存設施中貯存發酵的時間不少于3個月;加入微生物菌劑或發酵后作為基肥使用時,可適當縮短貯存期。其操作簡單,建設和運行成本較低,但要配套規范的貯存設施,保障貯存發酵全過程安全,合理設計農田施用工藝,并注意控制有害氣體排放。


典型案例17: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嘉定鎮龍舌村。該案例建有欄舍三棟約500平方米,存欄母豬10頭、公豬1頭、仔豬46頭;配套種植板栗35畝、臍橙20畝、花生2畝、西瓜2畝、蔬菜0.5畝;養殖場建設雨污分離設施將糞便與污水分開,尿和污水通過專用管道集中收集進行厭氧貯存發酵60天左右,進入氧化塘貯存,在施肥季節進行還田利用,其運行人工成本每年約1萬元,糞污替代化肥成本約5000元,60畝經濟作物增產提質增收近6000元。


典型案例18: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該案例年出欄生豬300頭,配套建設糞水貯存池90m3,貯存池包括畜禽舍邊的一級沉淀池、流通過程的二級沉淀池和最終匯集的三級沉淀池,通過直徑大于30cm的暗道或管道輸送,三級沉淀池為全地下式,深度2-2.5米,容納3個月以上的糞水量,總投資2.22-2.73萬元。通過干清糞或干濕分離機將養殖場糞污分為固態糞便和糞水,糞水進入貯存池發酵后用于農業生產,其有充足的土地可消納養殖場糞污。

十、厭氧發酵技術

厭氧發酵是將畜禽養殖糞污,經過除雜、調質等預處理后,置于密閉設施中在厭氧微生物作用下進行穩定化、無害化處理,所產生沼氣作為能源、沼液沼渣作為肥料(沼肥);需配套原料預處理、進出料、沼氣貯存和凈化、以及沼肥貯存設施等。影響厭氧發酵效果的因素主要有物料配比、總固體濃度、發酵溫度、攪拌、發酵周期等。規模以下養殖場糞污厭氧發酵的總固體濃度以不超過8%為宜,推薦采用常溫(環境溫度)和中溫發酵(36℃左右);常溫發酵周期(水力停留時間)不少于8周、中溫發酵周期不低于3周,可通過發酵設施保溫和加溫(如太陽能加溫)保證發酵溫度穩定。該技術對糞污穩定化無害化處理效果好,每方糞污產沼氣30m3以上,病蟲害和雜草種子殺滅率可達90%以上,糞污養分損失小于10%,甲烷減排80%以上;但對穩定運行、安全管理等技術要求較高,適宜糞污產生量穩定充足、清潔能源需求大、有害氣體排放控制要求高的地區。


典型案例19:四川南充市嘉陵區李渡鎮。該案例常年飼養母豬20余頭,年出欄商品肉豬200-300頭,糞污干稀分流后,少量糞便和尿污進入100m3地埋式沼氣池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為場內生活供能,沼液進入500m3貯存池充分腐熟,在用肥時通過污水泵抽運到周邊100余畝農田。通過沼氣池、貯液池、三輪運輸車、吸污泵及管帶等環保設施配套,糞肥還田利用替代農業種植2/3化肥用量,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典型案例20: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小河鎮。該案例養殖場(戶)將養殖糞水匯入貯存池暫存,然后泵入太陽能輔助加溫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加快生產沼氣速率及沼肥轉化速率,比傳統沼氣池工藝處理周期減少6天以上。其養殖場每100-300頭存欄生豬配套建設30m3糞污貯存池和70m3沼氣池,沼氣供養殖戶或周邊農戶使用,沼肥還田;每畝地節省復合肥用量4公斤,糧食增產增收100斤,每畝地收益增加150元。畜禽糞污處理后轉變為可利用的能源,降低了畜禽養殖對環境污染的影響。


來源:全國畜牧總站


TOP

400-805-3612

sinoocean2010@163.com

青島市嶗山金水路36號中科院蘭化所D座

  • 微信公眾號

  • 視頻號

  • 抖音號

Copyright ? 2023-2024 青島中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魯ICP備20013595號

網站地圖